由淡江建築系師生所組成的團隊,藉著流動博物館的裝置設計,來探索和回應村落感重構的可能。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20110910樹梅坑溪開展

展覽一景 竹圍國中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節在竹圍工作室展覽全景
展覽一景 標註手工市集的活動分佈狀況
展覽一景
手工市集之整理陽台植物的照片佈置在回收的窗面上

淡江建築studio407展出 村落的形狀 手工城市

早餐會的大圓桌 依著月令節氣前進中

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20110910樹梅坑溪開展海報


20100904手工城市之修理市集第二天




竹圍手工城市第二天, 民眾駐足聊天大都期待這樣的都市空間經驗,不再吃吃喝喝,修理東西又可以救地球。午後的社區廣場老人與外勞,逐漸加入的小孩在廣場上騎著車繞來繞去,廟埕的民眾也開始加入卡拉ok行列!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20110903手工城市在竹圍


傍晚時分 太陽將整個原本藏在大樓陰影下的廣場給晒了
因為有風 所以大家還是優雅的聊著

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村落的形狀—手工城市

(回顧消費社會的物質觀念,大量生產與消費,工業生產最後透過商品進到每一個人的生活中,無知無覺的就接受了,所以是要討論一種生活方式;從回顧中指出議題

城市發展所帶來的現代社會主義,大量模具化的工業生產、機器取代人力、統一的生產線。雖然帶來許多的方便以及大量的利潤,商品變得隨手可得、統一化的樣式以及便宜的價格,使得人們的生活逐漸傾向於:「喜歡就買」、「壞了就丟」、「用過即丟」的情況。消費成為了我們的生活模式,壞了、不流行、樣式改變、無法與上一代的相容,促使我們再度購買新的東西。即使我們認為是我們在選擇所想買的物品,但沒有人想到我們的選擇是被那些工業化大量化的生產或是社會價值觀所規範出來的產品,我們是被用的消費力量所支配。

「一次性」的消耗品推出,竹筷、免洗碗、寶特瓶、鐵鋁罐等,既便宜又方便的被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不知不覺得的就習慣了這樣的事情。便利商店的普及也使得消費更為全面的入侵了人們的生活。購買與物品使用成為了生活習慣,出門除了錢以外其他的都可以不用帶了(現在甚至只需要帶卡片),便宜又方便,到處都買的到,用完丟了又是空空的兩隻手,非常的輕鬆。既使是已經有的東西,現在手邊沒有反正便宜,買一個新的不是也很好。

那舊的如何處理?

反觀在過去的年代,沒有機器的快速生產以及人力成本的關係,物品是藉由手工慢慢的一個一個步驟生產出來。相對的每一件商品都有些微不一樣的地方,價格也不像現在的東西這樣便宜,也就因此顯得每件物品都格外珍貴。出門帶這個帶那個就是為了不要到了外面還缺,東西的使用次數與年限與現在相比多了非常多。也因此生活的記憶也都存在這些的物品裡面。

我們重視的是當時的生活型態。一個對於每件事務都很珍惜的時代,手工修理使每個物件的使用年限以及其價值發揮到最大。

(雖是描述竹圍,實際上是描述都會區生活的轉變,面對全球化的力量對於生活世界的作用,從個人使用變成為一種地景,不是物件,是一種背景式的存在

竹圍,一個都市發展過程中的模糊地帶,藉由捷運通車後,居住氣氛改變了,人的生活融入的都市空間。老街區變得更加擁擠,街道除了是交通動線,也是許多居民生活的所在;擁擠快速的交通動線,與步調較慢的生活空間,兩者之間無法互相平衡。

商品以各種姿態佈滿了整個街道空間,不斷告訴我們,最近流行這個,舊的已經可以丟了;這個比較便宜,不管你需不需要,就買吧!和大家不能不一樣等想法。另一邊,街道上不時可以看到廢棄的舊家具,往往用的材料都比外頭賣的那些傢俱,還要來的那久。以木頭為例:現在外面賣的很多都是木心板或木屑板膠合製成,很輕很好搬運也很便宜,但很容易壞;那些老舊的家具,或許重了點,漆也掉了但是重新整理過往往可以用的比新買的還要久。

在這四處可見新東西的街道上,我們仍舊可以看到一些維修的招牌默默的立在路邊;補衣服、修鞋子等。在這個失衡的竹圍,仍舊可以看到許多的年代風貌。從「臥房城市」到「都市村落」的提出,所謂村落的形狀,或是質感。

A—Z作為行動的開始,尋找可以工作的縫隙,從生活世界中找到線索,然後可以按圖索驥的將行動放進去,以引起生活世界中的擾動。

手工是一種生方式,也圍塑出不同的生活空間。

緊鄰街道的居家空間進行著家家戶戶的家務勞動-騎樓下的挑菜、醃菜、曬菜,也是家庭主婦閒聊鄰里八卦的好時機;狹小鐵窗架起的竹竿,即是生活必需的的曬衣空間;路旁乾淨的電箱也是曬棉被的好地方。相對於烘乾,一樣是使衣服乾燥,人們仍舊嚮往陽光的溫暖以及殺菌效果,以及曬過太陽後所留下暖暖的味道;後院的盆栽與陽台的綠化,除了是興趣外也可以試一些日常生活會用到的食用植物,譬如說九層塔或像草之類的。或者是拿來當占用停車位的物件,除了美化自家門口,又可免於被無處可停的汽車霸占。主婦在家沒事動動手做的小吊飾,社區活動中心開的動手做課程,除了培養自己的興趣外,也幫小朋友做了可以遊戲的串珠玩偶

巷弄中零星的店家仍舊進行著修理或自給自足的謀生方式-夫婦共同經營的修鞋店、修補衣服的婦人、販賣間修理的鐘表店等;到後山去種田的務農人,每日不辭辛勞的到後山摘菜最新鮮的蔬菜到前面的市場賣。相較於分工詳細的現代美髮沙龍,由理髮師一人完成所有步驟洗髮、吹、剪髮,到最後的整理的理髮店。在小巷弄中,阿婆所經營的手工麵包店,每個麵包皆是由每次麵團所留下的老麵製成,賣麵包外也是老人們聊天的去處。每天在家裡熬煮的涼梅汁以及現場切得新鮮番茄打成果汁,是老闆自我研發的解渴秘方。

每件事情都是由居民的手,一步一步慢慢的去完成。

(關於「手工」的描述,可以分成幾種作用,用一些描述的語言,修理、再製、回收、體驗(流汗、)、創造、回應使用、喜好、、、(要去描述未來生活的語言)。描述生活方式的拼貼策略,拼貼是一個動態的,內容是一些行動,而不是無病呻吟)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重新回去看現代社會造成的統一化問題,獨特性逐漸被人們重視,商品的便宜便利已經不是人們心中的首選,擁有一個自己做的東西反而成為大家較希望的事情。

  因此,我們希望藉由一些行動,把手工的事情再次帶回生活中。去復甦竹圍的生活樂趣

展覽或許是一種暫時性的體驗,在一定時空中,讓我們開始體會吧!

蕭又齊 阿茂

竹圍手工地景之交換


竹圍手工地景之田野邊緣手工


竹圍手工地景分布圖


一個學生畢業所丟棄的東西



應為這是配合竹圍工作室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計畫的一部分,我們關注於永續城市中的「低碳」生活的實踐,強調「資源循環」的概念,希望推廣在生活中關於「回收」與「再利用」的可能性。

所以在這資訊以及技術生產發達的時代,工業產品往往壞了就用完即丟買新的,加上維修費用可能高於買新的產品,所以資源的浪費已經達至極限,為了強調提倡環保的回收再利用,低碳生活以及自己動手做的概念,在設計操作上為了傳達回收再利用以及手工的質感這理念,在淡江大學周邊學宿舍HICITY回收場撿了很多被丟棄的家具,我們運用巧思與雙手,重新賦予這些物件新的使命,新的功能,曬衣架轉變而成掛植物盆栽的好幫手,桌板成了勞而有力的牆面,木格柵架子變成吊掛擺放工具的架子,以及擺置盆栽的架子,壞掉的抽屜轉而成為放置盆栽架子,麻繩成了爬藤植物重要的倚靠,而最後被遺棄的門與窗成了最結實的牆面,當這些準備進垃圾場的物件被重新組夠重建賦予新的使命後,靠著雙手與血汗的作用下,產生了一個富有粗曠質感的! 新產品。

手工城市展場分佈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手工城市-流動博物館-即將出發

竹圍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淡江建築組,不斷思索與討論這場行動一切設計的可能性。


藉此回應我們所關注的永續城市中「低碳」生活的實踐,強調資源循環的概念,希望推廣在生活中「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

竹圍地區擁有豐富的生活軌跡,滿足我們上下班的路徑經驗,這幾年人口增加,對於一個好的社區生活環境的追求,正在你我的心中浮現。竹圍正在改變!!!邀請你一起來參與這一場展覽。

配合展覽我們邀請竹圍周邊的「手工達人」,請各位來一起重溫一下動手作的經驗。請帶著你需要修理的鞋子、奄奄一息的盆栽、不動的小家電、想要丟掉的家具,來跟這些達人「交陪」一下,相信會有不同的體會。

時間:2011年8月27-28日,每天下午2:00-5:00

地點:竹圍觀海極品廣場(靠市場邊)

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低碳都市村落的形狀

執行團隊:竹圍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淡江組

編織低碳都市村落的形狀—穿梭在田野、廢棄、手工與交換之間


將樹梅坑溪的恢復所提示的「低碳流域」作為都市新的維生基盤的思考起點,是為「經」,密集發展的竹圍轉變成為「都市村落」所浮現的新的低炭消費生活地景模式是為「緯」。提供諸多實驗性的低碳行動的展開,編織生活地景!

從「臥房城市」到「都市村落」

1990年代,台北都會區周邊的快速發展腳程下,竹圍社區已經成為都會區中的「臥房城市」,除了睡覺之外,無他;於是一棟大樓接著一棟的興建,只有獎勵,而沒有真實的回饋。目前的機制讓竹圍社區發展成為一個沒有生活設
施的城市社區。

新近進駐的居民從已成為竹圍地區有關於住居討論的議題,因為捷運站與馬偕醫院的鄰近,所為生活機能齊備的認知下。「都市村落」不只是一種方便的都市規劃策略,對於竹圍社區而言,都市「村落」感受與生活經驗的建構是一個地域認同的開始。

經濟成長下所浮現城市新中產階級,開始不滿於因為快速發展所破壞的生
活環境,同時開始追求「文化休閒消費」,在內容上已經溢出既有都市計畫的「集體消費」,挑戰在於各級政府則必須積極地回應這些新的「市民需求」。「竹圍站」的都市「村落」在捷運系統的主導下,「交通導向的」規畫成為一種想像到落實的可能模式,將啟動「都市村落」的都市空間設計。但是就規劃真實而
言,「都市村落」的挑戰在於複雜度,非單一的規畫議題所能掌握。也就說一個好的生活社區正要開始!

設計是關於一種去捷運站與回家的路徑經驗。穿梭在竹圍大樓所夾擊的天
空線下,「竹圍A-Z」以一種觀察記錄了竹圍城市空間的使用行為模式,作為拼貼練習的開始。

「竹圍」是否會是最後一座「工業城市」?

竹圍算是都市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一塊模糊的地區,保留著一些工業化之前的農村景象,卻又要供應都市人休息睡眠的空間。原本的工業區也改建成為住宅大樓。捷運通車之後,竹圍的居住氣氛改變了,老街區更加的活絡以供給龐大的進住人口的生活需要,都市空間如街道不再只是交通動線,而是生活所在,憩坐休閒、喝咖啡聊天、親子活動、、。於是村落感的營造已經成為一種轉變竹圍生活空間的想像與行動。行動同時也必須面對這個工業城市所累積於土地中的種種汙染與遺棄。再來看看這些曾經存在,殘存於生活空間中與指向未來的種種。

一、田野:都市擴張壓縮了竹圍地區的農耕地,工業區的設置吸收了村莊大部分勞動力。於是分佈在樹梅坑溪中游以上的農莊開始荒廢,開發過程中,樹梅坑溪也成為三面光的「排水溝」。荒廢的雜林出現生態,逐漸的有一些農地的邊側開始出現零星的菜園,或許自己食用分享給鄰居,或許拿去販賣打發時間與貼補家用。

二、廢棄:都市邊緣地帶隨著生活需要的延伸所營造的臨時搭建,進行簡單的加工或是物件堆放,違章與鐵皮屋是主要的形式,因為需要將坡地改造,但是也荒廢多時,成為景觀改造的起點。

三、手工: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活空間,鄰街道的居家空間進行著家戶
中的家務勞動,挑菜,醃菜,曬菜;洗衣曬衣;後院與陽台的花盆與花園,或是占用停車位的物件。巷弄中零星的店家仍舊進行著修
理的謀生方式等,關於物質的循環再利用的美德。

四、交換:竹圍的市場蔓延在新舊街廓空間中,研究者喜歡用「身體芭蕾」來
描述這樣的市場。店面前的攤位與路邊的推車上的蔬果,一種共存的架構下,豐富而多樣的日用品可供選擇。早上、中午、傍晚到晚上的不同風貌,對於沒有公共設施空間的竹圍地區而言,這個市場提供多元的需要與接近。

這些來自批發或是現採現賣的蔬果小攤,下班回來帶走的餐飲與麵包
店、、、便利而豐富的生活被這個小小街區所滿足,提供實踐村落生活的想像。新崛起的Mos, 7-11討論有關於「食物履歷」,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想像,吃得安心。

「療癒系」城市過程的展開

竹圍屬於淡水鎮,是一塊長期被忽略的生活區域,迄今尚無一塊都市計劃公園,甚至在今年反對淡水河北側快速道路的運動中,被劃歸為「反對者」的標籤;但是認同的故事也就同時開始。而今快速道路興建已經停歇,因為反對淡水河北側快速道路而逐漸集結的社區行動,如何轉變這樣的地域認同力量成為經營竹圍地區生活空間的力量,將是新的議程。所以竹圍不只是一塊被都市
計畫所框限的「基地」,山水間連成一氣,山野間的產業如何連結市街空間中的生活方式,水邊如何擴大生活的視野與想像!
氣候異變,都市防災,火災地震與日常性的都市排水,在都市發展過程中一直被忽略,保水與綠化;民生園藝、都市農園與園藝治療等等讓都市生活者可以參與到這個大的行動中。在以「第四自然」做為核心的永續生活的思考,第四自然的關係建構,因為淡水的平原特性,既有都市計畫所劃定的區域分隔了城市與自然成為不同的區域,農田是過渡的地帶,由區域計畫所主管,但事
實上是放任。區域計畫中的工業區的劃設,自然是以農田為對象,坡邊的土地當然也是對象。都市發展所累積的災難已經不只是生活世界中的意外,而是已經成為他的身世的一部份,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危機的城市空間。面對災難的是都市空間中危機的身體,危機是預料中事,歷經工業化的都市發展,種種生活地景呈現的是都市發展的軌跡。謬誤的都市計畫與毀滅性的建設,高密度居住下公共設施欠缺,欠缺管理的都市空間形成防災救難的限制,生活環境品質不佳。

將要展開的行動,不只是裝扮河廊空間,更在意竹圍改變了甚麼?
「不只是美化,而是城市轉型!」

村落感的重構主要在於生活中的勞動經驗的再體驗,是身體的而不是智識上的,當人們從陌生單調的都市回來,竹圍市街空間將提供社區生活的展開。因此,我們需要有一種裝置,存在於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場域中。這個裝置的機制作用在於拼貼與溝通,將針對都會區生活世界的轉變下,新的竹圍生活型態的可能性是以回應四種既存的使用行為模式所拼貼的生活方式,除了都會區生活的重構,是從一個循環中"人"的行為所要的支應作為開始。